东山摩“谷”意,云霄颂“雪”情——中文系教工党支部赴东山、乌山开展党性实践活动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访问次数:

为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四史”学习,中文系教工党支部的组织党员和教师于125-6日赴漳州东山、乌山等地,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党性实践活动,零距离感受“谷文昌精神、乌山精神”,深刻领悟“中国革命的使命和初心”,亲身体验“闽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新时期建设的风貌。

125日上午,一行人首先来到东山南门湾。如今的南门湾是东山铜陵最有人气的海滩,一道长长的海堤环抱整个海湾,白色的海浪拍打着沙滩和堤岸,岸边石厝围拱着海堤而建,沿堤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很难想象,从前的南门湾寸草难生、黄沙漫天,又兼风浪袭扰、海水倒灌,岛民们过着“无风一片白、有风地搬家”的苦日子。上世纪50年代,时任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同志带领当地百姓修建了这道抵御风浪、防止海水倒灌的大堤,并且在岸边开展植树治沙运动,这才有了今天南门湾悠然闲适的海滨生活图景。支部同志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海堤旁的历史文化长廊,深刻体会了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精神和信念。

5日下午,党员们又来到前荷村。前何村位于杏陈镇,是全市富美乡村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交通示范村。村内“荷风古意”主题公园是全县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专线的项目点之 一。“荷风”谐音前何村之“何”,意指谷文昌同志的清风亮节;“古意”则谐音谷文昌之“谷”,寄寓了当地群众对谷文昌的深切缅怀之意。前何村还把谷书记曾经居住的房舍重新翻修,取名为“思源居”,并在屋内陈列了谷书记当时用过的各种物品。“思源居”中张贴的谷文昌语录尤为醒目:“如果我们不为民造福,党派我们来这里干什么”“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支部党员同志们在村内公园的莲花池畔漫步,在陈列室语录条幅前驻足,深切领会了“政声人去后,功德在民心”这句话的道理。

离开前何村,支部党员们乘车前往谷文昌纪念馆继续参观。纪念馆内设有六大展室,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音像资料、谷文昌同志生前使用的实物以及翔实的文字说明,再现了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同志从19531964年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何带领东山人民矢志不移,植树造林、根治风沙,从根本上改变东山生态环境的动人情景。尽管党员同志们之前已经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但在纪念馆参观以后,还是为谷书记当年生活条件的简陋、工作环境的恶劣而感到震惊,由此也更加钦佩谷书记舍身忘己、全心为民、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

6日上午,支部党员同志们乘车赶赴云霄镇,攀登参观了素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的乌山革命根据地。乌山海拔1117米,山势嵯峨,挺拔隽秀,其易守难攻的山形地势成为当年红军游击队最好的天然屏障。自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之后,红军游击队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并建立了根据地,还先后成为中国闽粤边特委和闽南地委机关驻地。在攀爬乌山的过程中,党员同志们一面体验当年红军游击队不畏艰险、舍身抗敌的革命斗争精神,一面又感叹于乌山人民在新时期发展农林副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惊奇地发现,地处亚热沿海地区的乌山,山坡上竟然层层叠叠地覆盖着“皑皑白雪”,经讲解介绍,方才知道这是当地果农为了增温护寒给每颗早熟枇杷都包上了锡箔纸,因此大片的果树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了银装束裹的奇特“雪景”。乌山地区的早熟枇杷有“八闽第一春”的美誉,如今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乌山闻道好,草木和云烟。坡上枇杷雪,春前的爍鲜。”支部党员钱建状老师见此奇景,即兴赋诗,表达了对于乌山革命老区新时期新风貌的欣喜和赞叹。

此次学习,给中文系教工党支部的同志们上了一堂深刻而又不失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同志们更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先贤们舍身忘己、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更具体地感受到了新时期经济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揣摩学习“谷文昌精神、乌山精神”,珍惜革命先贤为开辟新时期新局面所创下的大好基业,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文系教工党支部


Copyright© 2023  太阳集团8722c - 太阳集团网址首页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系